綜觀以互聯網在居家養老的發展與實踐服務高峰論壇即將於中部舉辦。據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管理系段伴虬教授表示,落實銀髮照護與發展皆是發展居家養老的必要性,以在地老化(Ageing in Place)是歐洲國家於1960年所提出的理念,將不再以機構式的照護方式為發展的主體,而發展居家式及社區式的服務,讓老年人盡可能的留在熟悉的家中或社區中,可以在其所熟悉家中或社區裡,擁有自主權與隱私權,過一個有尊嚴的老年生活,是非常符合中國人傳統孝道文化精神,亦是我們的目標也是世界的趨勢。



進入21世紀,人均壽命的增長,導致了老年的空巢期被延長,而少子化又帶來家庭結構的改變使家庭照護功能式微,因此提升老年人期待的生活品質,發展與實踐居家養老的服務是我們所期待的。

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隨著老年人口比率的越來越高,高齡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相對能提供專業照護的人口比例勢必越來越低之下,科技在照護中扮演的角色將會越來越重要。

段伴虬教授說,老年人隨身體的功能老化與心智退化程度,從健康自理到失能失智介助介護等不同層級的表現都有,使得居家養老的服務內容變得多元與複雜,包含了預防保健、生活增強、康復輔助、照護支持等四個面向,必須透過有品質的服務體系去達成健康、安全、舒適、便利與尊嚴的老年居家生活品質。

目前,台灣居家養老服務所關切的,大致在需要居家護理與居家服務兩大部分的老年人群,政府透過長期照護管理中心的專員評估、診斷後給予照護等級,並對不同的經濟能力的對象,在長照1.0或2.0的社會福利制度下,提供論時計酬服務支持,超過規定補貼時數須由老年人自付。

再則,互聯網與智能科技在長照2.0的角色很無奈。綜觀長照1.0或2.0的服務尚未能與互聯網與智能科技連上關係,但市面上卻有許多智能產品或技術,能在照護人力短缺的過程中發揮功能,如遠距健康管理平台能透過血壓計、血氧計等,為健康自理的老人能做好生理訊號體徵的管理與分析工作,達到預防保健的工作。傳感器與物聯網的整合,能做到緊急救援與防走失;機器人能感知老年人心理或生理異常的訊博客來網路書店 息,而做到互動的作用等。

這些智能科技雖好卻不能發揮效用,問題可能出在政府認為長照1.0或2.0的服務過程中已「做到了」服務,至於是不是「做好了」服務,不是現階段能考慮到的。也就是說,長照2.0僅是「服務過程」論,不是「服務結果」論。因此好的科技產品在服務提供體系內缺席是目前的常態。當然,政府會認為這是市場化的問題,如果想要科技養老就得自付成本代價,當然居家養老服務提供者只有裹足不前,老年人支付能力薄弱者也無可奈何。

而以互聯網與智能科技在長照2.0的實踐,政府必須認真考慮「服務結果」論的價值,只要把居家老人的長照服務品質指標訂出(這是結果!),然後將服務「統包」給有品質的服務提供者去完成,並支持使用科技手段。

政府做好個案評估、服務下放、品質評價監管的工作,而照顧服務業自然就會整合資源,依照品質指標訂出照護目標,包括選擇智能科技介入等運用個案管理整合照護的專業,量身訂做居家照護相關服務,創造有效、綜合、永續的解決方案並做好PDCA,讓老年人居家養老得以實現。

(工商時報博客來網路書局)


5F15E12C931994B1
arrow
arrow

    joshuamarjor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